- 从“稻香拿铁”到陶艺工坊——杭州建德大同镇集装箱里“长”出青年创业热土
- 2025年08月01日来源:中国杭州网
提要:这家小店的主理人王文娟,是一位1999年出生的大同姑娘。曾在杭州主城区工作的她,2024年看到家乡大同镇发布的“创业实习”招募令后,毅然决定返乡追梦。政策中包含的创业场地保障、启动资金补贴、个人品牌宣传等支持措施,让她看到了扎根乡土、实现理想的可能。
在杭州市建德市大同镇农创园后侧,一条清澈溪流蜿蜒而过,19个色彩明快的集装箱错落排列,构成了一道融合自然与创意的独特风景线。其中,名为“稻香·慢生活”的日咖夜酒小店格外吸睛:白天,阳光洒落溪面,咖啡香气弥漫;夜晚,灯光微醺,酒杯轻碰,游客在此邂逅“慢下来”的诗意时光。
这家小店的主理人王文娟,是一位1999年出生的大同姑娘。曾在杭州主城区工作的她,2024年看到家乡大同镇发布的“创业实习”招募令后,毅然决定返乡追梦。政策中包含的创业场地保障、启动资金补贴、个人品牌宣传等支持措施,让她看到了扎根乡土、实现理想的可能。
面对50多平方米的集装箱空间,王文娟精准捕捉年轻人“早C(Coffee)晚A(Alcohol)”的生活方式,打造“白天咖啡提神、夜晚微醺放松”的复合业态。创业初期,水电不通、设备安装等难题接踵而至,镇村干部第一时间上门协调,帮助重新布线、排查安全隐患,还指导办理食品经营许可。“他们的支持让我真切感受到,家乡是真的在欢迎我们回来。”王文娟动情地说。
为了让咖啡“更有乡土味”,她巧妙融合本地特色农产品,推出“稻香拿铁”——用“喝山泉水的大米”制成米浆,搭配醇香咖啡;还有“草莓牛乳咖”,选用本地新鲜建德草莓,口感清甜独特。试营业首月,小店通过抖音、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迅速“出圈”,吸引500多名外地游客专程打卡,实现营收1.2万余元。
“咖啡不只是饮品,更是连接城乡的‘万能搭子’。”王文娟正计划拓展减脂轻食、团队团建、插花体验等新场景,以咖啡为支点,撬动更多农文旅消费可能,反哺乡村产业发展。
在小店二楼,景德镇陶瓷大学2021届毕业生徐杭刚的“牧之陶艺”工作室也悄然绽放。被大同镇创业氛围和扶持政策吸引,他在今年4月入驻园区。在王文娟的鼓励下,他将工作室定位为集陶艺体验、作品烧制、美育咨询于一体的复合空间。开业仅一周,便接待游客200余人次,实现营收超3000元。“我希望和这里的创业者联动,开发‘咖啡+陶艺’‘田园+手作’等组合产品,让乡村更有创意、更有活力。”徐杭刚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如今,大同镇农创园已成为青年返乡创业的“孵化地”。在政策扶持、服务保障和志同道合者相互激励的氛围中,越来越多像王文娟、徐杭刚这样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,用新理念、新业态点燃乡村振兴的“青春引擎”,在绿水青山间书写属于新时代的“田园创业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