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小哥“扫码即入”、社区“暖新驿站”——桐庐凤翔社区探索“小哥友好型小区”治理新模式
- 2025年07月08日来源:中国杭州网
提要:这一创新模式,正是杭州推进党建统领基层治理、深化“新就业群体服务融合工程”的生动体现。未来,随着更多像凤翔社区这样的探索落地,“小哥友好”将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张温情名片,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与归属感。
随着外卖经济的迅猛发展,如何在保障社区安全与提升配送效率之间找到平衡,成为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一项新课题。日前,杭州市桐庐县凤川街道凤翔社区率先在恒大观澜府小区试点建设“小哥友好型小区”,通过数字化手段和温情服务双管齐下,有效破解了困扰居民和骑手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,为新时代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凤翔样本”。
精准破题:从“配送难”到“提速快”
作为一个人车分流、高层住宅为主的现代化小区,恒大观澜府日均外卖订单超过200单。过去,由于实行严格的门禁管理,外卖骑手需步行进入小区配送,最远楼栋往返耗时近16分钟,导致超时率高、投诉频发,居民体验差,骑手也苦不堪言。
面对这一痛点,凤翔社区党支部牵头,联合物业、外卖平台等多方力量,创新推出“小哥码”认证系统。经过实名登记、岗前培训的骑手,可通过“扫码即入”快速通行,智能门禁系统自动识别身份,极大提升了进出效率。如今,骑手配送至最远楼栋仅需2分钟,订单超时率显著下降,居民满意度明显提升。
暖心配套:让“快递小哥”感受城市温度
在提升配送效率的同时,凤翔社区更注重对外卖小哥的人文关怀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资源,社区专门设立“暖新驿站”,提供饮水、充电、避暑、取暖、应急药品等多项贴心服务,真正让“风里来雨里去”的小哥们有了歇脚之地。
不仅如此,社区还推动建立“三方共守机制”——《物业公约》《保安公约》《小哥公约》,规范电动车停放、文明配送行为,倡导互信互助,推动形成良好的社区秩序。自“扫码即入”实施以来,因配送引发的矛盾纠纷下降80%,小区环境更加有序、邻里关系更加融洽。
双向奔赴:从“局外人”到“共建者”
“小哥友好型小区”的意义不仅在于优化服务流程,更在于实现了新就业群体与社区之间的深度连接。许多原本只是“匆匆过客”的骑手,如今已成为社区治理的“流动网格员”。
党员骑手主动认领巡查任务,在送餐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、异常事件及时上报;其他骑手也积极参与社区反馈机制,协助解决楼道堆物、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。这种“你为我便利、我为你守护”的良性互动,使外卖小哥真正融入社区大家庭,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重要参与者。
推广升级:打造“友好型社区”样板
凤翔社区的探索实践,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,也为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生活打开了通道。下一步,社区将持续优化“小哥码”功能,拓展应用场景,丰富“暖新驿站”服务内容,并计划将成熟经验推广至更多小区,构建起一个以包容、共享、共赢为核心的“小哥友好型社区”体系。
这一创新模式,正是杭州推进党建统领基层治理、深化“新就业群体服务融合工程”的生动体现。未来,随着更多像凤翔社区这样的探索落地,“小哥友好”将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张温情名片,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与归属感。